本文目录
从浙江嘉兴到山东青岛旅游有什么建议,几天合适求苏州,无锡,嘉兴,杭州自助游攻略从木心作品看旧时嘉兴乌镇风貌青岛应该是山东省内最热门的旅游地了,每年有无数游客前往青岛,尤其是在7、8月份青岛啤酒节的时候,更是青岛最旺的季节,但是不管去哪里旅游,都要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意外。
一、饮食青岛是一座沿海城市,大多数人来青岛旅游都会去吃海鲜,尽量不要去啤酒街那边的大排档,很多都是宰你没商量,就算要去也最好看哪家店人多、选择明码标价的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海鲜市场自己买海鲜,然后找店加工,当然如果住民宿能够自己做饭就更好了。
还有就是,日夜温差比较大,或者会因为吃海鲜而引起身体不适,所以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这些药品最好备上。
二、景区防坑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崂山上的那些道士,千万要远离他们,不要相信他们的算命,否则就只能花钱买教训了。
但青岛游玩个人建议是5天4晚,因为去年我们就是在青岛玩了这么几天,整体下来比较轻松,不会特别累,主要就是事先规划好自己的行程,明确自己的目的地,这里就简单说说我们的路线。
我们的酒店在中山路附近,到酒店是下午3点多了,第1天就是在中山路附近转转,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门口打卡;接着去邮电博物馆参观、写明信片;晚上去转了转劈柴院吃小吃,去栈桥看夜景。
第2天,主要去了八大关,参观了公主楼和花石楼,接着去了奥帆基地和第二海水浴场,晚上去五四广场看夜景;第3天直奔青岛啤酒博物馆,这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参观完博物馆顺便去了天幕城,这里不建议去,没意思,晚上去台东夜市,远远比劈柴院好太多;第4天主要行程就一个,去爬崂山,走的是北九水的经典路线,下面的海边玩了一会儿,晚上继续台东夜市;第5天因为买的是傍晚的车票,所以又安排去了海昌极地海洋世界,行程结束。
(全新原创)苏州自助游功略
序:苏州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古城,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其实在这次我的旅行中,发现苏州的美并不全是在园林之中,和北京一样,要多去看看苏州的小巷小桥小河.因为每个巷子的名字,都会有一个典故.(注意看苏州的每一个巷子口都有一个牌子,注名方向和典故)总之,苏州是一部书,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书。苏州的一山一水、一桥一塔、一街一巷,都寄寓着美的传说和人生的哲理,会唤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好了,不说多少了,开始我的行程了:行:出门在外行是最重要的,苏州城内主要有公交车,三轮车和出租车三种.(黑车本人不推荐)打的.起步价:10元.公交车有“游”字线,可到达各个景点.不过这些游字线的车非常挤.由于园林大多位于市区内,出租车可直达门口,但公交车因路不是太宽,好多都不能直达门口,最适合懒人的只有三轮车了.不过三轮车的车夫口碑都不大好,大家千万要先看好路线,距离,心里得有点数,一定要好好还价哦.还有车夫常常会拉你去一些景点和饭店、旅店,也千万不要相信,他介绍的全是不正规的店,黑的很。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主见.我遇到一位车夫居然骗我说观前街上没有饭店,还要带我到什么美女街和什么水上游,真是当游客是傻瓜.。他们说的话我都背的下来了:“要不要三轮车逛一逛,1块钱,美食街,美女街,水乡。”打车的话一定要在专门排队的地方等,这样才有可能不会被拒载(因为有时路途近就会拒载,可见相关部门管理不力)公交车站就在马路对面,游1游2和529 202等公车路线可以到市区。如果说要是去周庄同里的话就过马路过人工铁桥会看到有一个叫平四汽车站的,做车就在这个地方。
好了,言归正传,我用了2晚3天的时间游玩苏州,旅游行走过的路线为:狮子林和拙政园,平江路历史街,忠王府,苏州博物馆,观前街,十全街,网师园,留园,虎丘,寒山寺,盘门景区。安排如下:第一天:下了火车,出门过马路有公车站台,在马路的南边,公车是从西向东开,我是做公车一块钱到达先前朋友们介绍的旅馆的。(可以做游1游2游5 202 204等公交车到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站下,下车后向后看(北面)会看到有一条人行斑马线,以及小桥和小河。苏州怡家宾馆就在眼前了。)平时打折后周末120一晚的价格,平时是100块一晚,还是比较实惠的。
在前台热情的介绍帮助下,确定了旅游线路后,做公交先去了留园,虎丘。晚上去了观前街,在松鹤楼用的餐。(现在想起来,我选择这家旅馆作为我苏州之行的驿站是绝对正确的,地理位置很方便,公车很多,就在宾馆不处,去园林,平江路,观前街都很近,步行都在5分钟左右)晚上去了观前街。个人觉得小旅馆不错,很实惠方便。
第二天:就去了平江路和干将路。上午去了寒山寺,中午回到市区,在绿扬馄炖,住的地方的马路对面,用的餐(价格公道,味道佳),回到宾馆睡了一会午觉,然后做305去了盘门景区后返回,到苏州博物馆,忠王府(都靠着宾馆)。下午做车202去了十全街用餐,晚上去了网师园。早上可以去哑巴生监吃,就在怡家边上步行2分钟。实际上边上还有卖豆浆的。第三天起来7:30拙政园开门,人很少,之后去了狮子林。并在附近玩了玩。全部行程完毕。说起来是三天,实际上由于我的时间安排限制。实际上,以上可以二天搞定的。详细交通路线如下:1、到狮子林和拙政园:可做游1/游2/202/529路/811等,到狮子林和拙政园站下,会看到有条小巷子向东走3-5分钟可达狮子林和园林路。
拙政园和忠王府,苏州博物馆:从狮子林向北沿园林路向北走5分钟可达拙政园和忠王府,苏州博物馆。中间还会看到吴门人家饭店。要是去平江路的话,可以从怡家宾馆对面小街向东步行7分钟过小桥左拐直行就是了。3、去观前街:从狮子林和拙政园去观前街,公交二站,(拙政园站------------市立医院东区站--------观前街站)三轮车8元,步行10多分钟,要是去十全街,网师园,可做202路。都很近。因为我是全部做公交的,住的地方可以步行去,只要5分钟左右吧。4、到留园:可做游1这样,玩好他可以做游1去虎丘。5、到寒山寺:可以公交车在何山桥下,向前走150米可达。当然,也可以玩好留园打车10块去寒山寺。6、去盘门景区:可以在临顿路医院公车站前做305直达。7、去虎丘:从市区打的要25元左右,做公交有游2和游1。建议做游1,因为可以经过留园。
个人认为,拙政园狮子林苏博平江路可以一起玩。晚上当然是玩观前街,景点虎丘,留园寒山寺可以放在一起玩。盘门说实话,可去可不去。我住的地方,门前就是苏州特色的小桥流水,对面不远处就是公车站,多达17条公车,去任何一个地方,全部直达。很是方便。吃:我这些天早上基本是吃苏州有名的面和小吃。如:面馆,锅贴,多的很,全在市区。好点的大餐吗,园林路有名的吴门人家,观前街上的松鹤楼。还有就是十全街的一些小店都还可以。怡家宾馆对面有名的是绿扬混顿,还有边上的哑吧生剪。店太多了,全可以选择。餐饮推荐:1、面店及小吃:朱鸿兴,观前街上的黄天源。人均5-8元已是很好了。2、饭馆:有名的得月楼和松鹤楼就不用说了,在观前街上。其它的还有:①碧凤坊川福楼,主营改良川菜,价格适中,菜量很足,常需等翻台,人均50元。另外川福楼每天早晨都有18元/位无限量自助早茶供应,很多本地人都去吃,性价比很高。②好人小吃,在碧凤坊和察院场各有一家,价格实惠,,推荐好人炒饭或者18元套餐,人均20元③富仁坊蒙自米线,以奇香无比的面拖鸡汁大排为其招牌3元/块,米线6~40元不等④老妈米线连锁店,米线品种极多5~10元/碗,米线可以免费续添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鱼、清汤鱼翅、响油鳝糊、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花集锦炖等。苏州小吃亦闻名天下,密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咸糕等,都是脍炙人口,不可不尝。苏州著名的苏式餐馆首推“得月楼”和“松鹤楼”。得月楼(太监弄27号)的特色在于:因季节不同而适时变换菜谱。春天有樱桃汁肉;夏季有清蒸鲥鱼、枫蹄、荷汁粉蒸肉等;秋天有栗子黄焖鸡、走油肉;冬季则有出骨八宝鸡、煮糟青鱼、什锦暖锅等。松鹤楼(观前街141号)创始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苏菜的代表。松鼠桂鱼、碧螺虾仁、焖肉豆腐等都是这家菜馆的招牌菜。其实呢,饭馆很多,价格也差不多,为什么选这些推荐,也是因为被好多朋友们证实是不错的,是有好的口碑的。本人比较喜欢面店及小吃还有松鹤楼。住:苏州是旅游城市,因此宾馆有很多,价格也不太一样,但对于旅游的人来说,最好是住在市区,就我个人而言,位置要方便,因为苏州的园林主要的是在市区内,选择一些经济型的宾馆,相对来说价位100多块最为合适,太低的条件肯定有点说不过去,太高的有点吃不消,同时也没必要。但最重要的是安全安静安心和方便快捷。黄牛和出租车司机以及三轮车介绍的,反正我是更定不去,去了必宰。这次我住的是临顿路边上的苏州怡家宾馆,很不错,很干净,主要是太方便了,周末120块钱一晚,在市区观前中心还是比较便宜的了,去拙政园平江路观前街全可步行,最多5-8分钟,其它景点全有公车直达,有网站8-8hotel值得介绍一下。他平时是100块钱,不讨价还价,比较实在。我也是在苏州常出差的朋友们介绍给我的,如你要求不太高,真的可以去住。反正我觉得安全安静方便干净就行了,有空调有热水有单独卫浴,100元还是不错的。声明:和此店非亲非故,只是觉得值得推荐。
玩:(苏州夜生活):
苏州市本身按照苏州人的分发分为市区,市区西边还有工业新区,简称新区,市区东边有苏州工业园区,简称园区,论酒吧,以市区的酒吧最有人气。市区酒吧主要集中在观前商业街,十全街,阊胥路三个地方,各有特色和差别。本人也是听当地朋友们介绍的,情况是这样的,苏州最火的百度酒吧和菲比酒吧,百度,后宫特色:走高端服务路线,刺激高消费。缺点:服务生硬,教条。例:禁止拍照,打破酒杯必赔,MC送祝福仅限高端客户。皇亭2号,BOSS等。最便宜的是观前街的拉斯1号酒吧及会所:定位为18-24岁的低龄消费人群,消费便宜,气氛热烈的迪吧。同时,拉斯的鸭子培训到位,精准定位为夜总会小姐提供后半场的娱乐。呵呵,我服了我的朋友了!!!
其它备注:1.火车站或者汽车站出站口有很多推荐什么一日游或者旅馆的人,不要去搭理,只要你有一点犹豫的意思,他会缠上你半天! 2.苏州的三轮车最好别坐,千万不要去听信那些外地车夫以极低的车资推荐你去什么水乡民俗园或者怡园,藕园。那些地方不好玩不说,车夫还能得到你贡献的回扣。 3.苏州所有公交车都能接受上海交通一卡通和无锡太湖明珠一卡通,而且票价有九折优惠。 4.北寺塔和东西山一些寺庙内有假和尚,以算命求签之由敲诈外地游客 5.苏州特产基本是一些丝绸和苏式糖果糕点,丝绸商店在接驾桥南面中山大厦附近比较集中,观前也有一些。糖果糕点以采芝斋,稻香村,叶受和为好,都在观前街。6.苏州的交通满方便的,基本上坐游字头的线路都可到旅游景点和闹市区7.一定要把返程的时间,车票等事情搞定,不要到时返不了程。市区有二个代票点:1.观前街得月楼下(服务态度太差)2.接架桥对面的联合售票处,做301可达。
摘 要:出生于嘉兴桐乡的著名艺术家木心在乌镇度过其童年少年时代,晚年归根故里。木心先生一生难舍乌镇的倒影,求学上海、寓居纽约期间,创作的《温莎墓园日记·序》、《寿衣》等多部作品都写到故乡乌镇,水乡景致、地方民俗的刻画再现旧时地方人情风貌。1994年冬重访故里,写下《乌镇》,以游子视角看半世纪水乡变迁,情感真挚动人。本篇论文将以木心先生的具体作品为依据,分析其反映的乌镇人文景致,体会作者心境。
关键词:木心 乌镇 人情风貌 对比
一、木心先生与乌镇——简述木心与乌镇前后渊源
木心,本名孙璞,又名仰中,字玉山,号牧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木心生在嘉兴乌镇东栅的小康人家,在此地度过童年少年时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寇入侵,孙家迁往上海浦东,木心遂求学沪上。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982年,年届五十五岁的木心,远涉重洋定居纽约。“纽约客”期间,他坚持美术创作,同时重续年轻时期的文学生涯,陆续出版《散文一集》、《西班牙三棵树》等小说、散文和诗集。1989年至1994年,木心为旅居纽约的文艺爱好者开讲为期五年的“世界文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文学回忆录》正是经由陈丹青先生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来。1994年,时隔五十年,木心回到故乡乌镇,写下《乌镇》一文,失望伤感再度告别故里。2006年,79岁的木心回到乌镇,定居于晚晴小筑,在此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五年时光。
我想,乌镇之于木心是童年和晚年的居所,更是其孑然一身走在上海纽约,经历抗战文革,内心之一隅,沉静而有力量。木心之于乌镇是水乡子女,在这里出生,在这里老去,更是一位摆渡者,通过其作品唤起祖辈对旧时水乡的记忆,让吾等子辈得以窥见嘉禾曾经的面貌,把过去渡到现在,让现在看见过往。
二、难舍乌镇的倒影——从《寿衣》、《童年随之而去》、《温莎墓园日记·序》看旧时乌镇风貌
“木心一生践行福楼拜的信条:‘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但当他写到故乡、童年,则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到前台,露出真性情。故乡,是木心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一座无尽的矿藏。”木心先生的许多作品中都写到故乡乌镇,以《寿衣》、《童年随之而去》、《温莎墓园日记·序》为例,我将从地方民俗、江南水乡风貌、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人物三方面来分析作品中的“嘉兴”。
1、地方民俗。民俗是木心回忆故乡的作品中描写较为丰富的一块。《温莎墓园日记·序》中全镇候“班子”开码头而来为此骚然的“社戏”,每年春来买卖蚕种筹开桑行引起的盛大集市“轧蚕花”,《寿衣》中陈妈常向“我”诉苦的“缠足”,祖母在世时就开始筹备的棺材、衾衣等“寿材”。《童年随之而去》回忆童年随家中女眷上山“做佛事”……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对旧时地方社戏和寿衣的描写。“至今我还执著儿时看戏的经验,每到终场,那值台的便衣男子,一手拎过原是道具的披彩高背椅,咚地摆定台口正中,另一手甩出长型木牌,斜竖在椅上——‘明日请早。’”往俗了讲,社戏是“寂寞古镇人眼中的大事”,茶余饭后无所遣兴,看戏变成了一大乐趣。往雅处讲,社戏是古镇人共同的情感联结,“看戏呀?”“嗳看戏!”,乡情亦融于其中。于木心先生,社戏是戏台上精心曲折的行头和情节,也是他故乡一别再未见到的“真”,“即使太子总归假的,即使狸猫总归假的,而其中总归有真的什么在——我的童年,或多或少还可见残剩下来的‘民间社会’……”他永远怀念。除此以外,“我执著的儿时看戏的经验宁是散场后的忧悒。自从投身于都市之后,各类各国的戏应接不暇,剧终在悠扬的送客曲中缓步走到人潮汹汹的大街上,心中仍是那个始于童年的阴沉感喟——‘还是活在戏中好’”对此,我不敢做过多解读,只觉社戏在旧时,其风俗确实影响了一代人,开场散场,庸碌之人看戏中悲欢,若愚之人感时世沉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社戏”罢了。
讲到“寿衣”,是在陈妈临终之时母亲吩咐我去置办像样些的棺材寿衣,作者先回忆了祖母在世时,“每年黄梅时节,她出房下楼,亲自到天井里来晾寿衣,不许俗人接触,怕上不了天。”也写了年幼的同辈看到寿衣像“看到京戏中的捺金绣花的缎褂锦氅,觉得十分耀目有趣。”对“寿衣”,木心的态度是摆明的,尤其陈妈看见丫头拎起的寿衣,笑叹自己竟也有这样的寿衣穿时,“我有一种尖锐的反感——何必这样做”,在木心看来,“‘生’、‘婚’、‘死’的奢侈造作不是幸乐、慰藉,乃是徒然枉然的铺陈。”批判态度可见一斑。
2、江南水乡风貌。《温莎墓园日记·序》中写临河的戏台子开演时,“便围泊了许多乌篷船,启篷仰观,观罢荡橹而去”,哪处看戏需要撸了乌篷船来看,怕是乌镇独一处了,又写道散戏后,“电筒的光束忽前忽后,上桥了,豆腐作坊的高烟囱顶着一弯新月,下面河水黑得像深潭,沿岸民房接瓦连檐偶有二三明窗,等候看戏者的归返。”“石桥”、“新月”、“翘起的瓦檐”、“临街的明窗”,都能想见戏刚散场时,满巷的吴语笑音,月亮自顾自地挂起,河水自顾自地流,清冷却有热闹气在。
《寿衣》一文里则写道街坊小贩的叫卖声,家里头的女佣陈妈微醺时“学街坊小贩的畔卖尤其传神,童子的,苍头的,腔调韵味俱佳。”作者随即回忆起夏日的傍晚,“‘子姜嗯酱茄子酱唉萝卜呵……’卖酱菜的少年贩子,斜一肩,背个藤编的长方筐,内装各式甜酸咸辣酱菜。”冬天的深夜,“‘火肉呵粽嗯子喔,猪油夹沙唉粽嗯子喔……’卖粽子的老头在风雪中声声吆喊。”乡音最是难忘,除了吴语方言外,我想旧时小镇家门口的吆喝声亦承载了许多人事的回忆,而后再难闻见了。《寿衣》中,木心还描写了旧时集市的场景,“早上是农民集市,茶馆、点心铺子、鱼行、肉店,到处黑簇簇的人头攒动,声音嘈杂得像是出了什么奇案,近午就逐渐散淡了。一直要到黄昏,才又是另外一种热闹开始,油坊、冶坊……”现在在乌镇西栅景区仍有水上集市早市的景观,有船夫撸了乌篷船在船头呼幺喝六,有老妪在临江摆起蔬果摊铺。想到几十余年前这里或许真是一派热闹景象,好像见到此地的前世今生,现实照进回忆里。
3、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人物。《寿衣》、《童年随之而去》、《温莎墓园日记·序》三部作品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江南古镇的旧家弟子、家中的女佣男仆、战乱时的地痞汉奸……他们不是“断层”的,他们是那个时代古镇民众的群像缩影,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找到旧时嘉禾人民一些共有的气质,这亦是为何分析这一点的原因。
众多形象人物中,以《寿衣》中的“陈妈”最为典型和深刻。陈妈是“我”家专职的厨娘,由荐头店老板引荐,“黑鞋白袜,黑裤淡蓝上衣”因为干净端正的穿着就此被母亲留下。此处讲到的便是旧时乡下女人的“出客”打扮,“月白布衫玄色裤”。她来时自称是孤女,后有人找上门来大家才知陈妈是逃了第三任瘸子丈夫的虐待投奔来此。文中算命的瞎子唱“早年丧父母,孤女没兄弟,三次嫁人,克死二夫。一夫尚在,如狼似虎,两造命凶,才得共度。命无子息,劳碌终生。为人清白,忠心耿耿……”这是陈妈的“生死簿”,或许也是当时许多女佣的人生写照,女性的地位是附庸的,被迫承受男性的祸福,当时女性的自觉与自省在所谓的命运之下难以见光。
但是即使如此,古镇女子的“忠”与“善”在陈妈身上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抗日战争时期,“我”家迁往沪上,请来舅父主持乌镇家政,不料舅父一家日夜消耗存粮宿酒,伪造不明账目。留在家中的陈妈被陷害后警告舅父“头顶三尺有神明”,被逼无奈暂且逃亡隔省小城,夜宿祠堂角也不愿与舅父一家为伍。她是软弱的,面对来讨债的瘸子丈夫只“慌张颤抖,到外厅去受磨难”,“我们”离家时“她哭得人也站不直了”,但她也是硬气的,瘸子教唆陈妈偷东西时,陈妈“擒子揪住发髻,将她的头连连撞在墙壁上”,面对叔父一家的狼狈勾当她没想过屈从。她封建守旧,被三任丈夫折软了脊梁骨,但是她亦有她自己所不能违背的良心原则,忠和善。
三、归来——从《乌镇》看古乡风貌对比及作者情感
1994年,木心先生回到故里,写下《乌镇》。距离木心的童年少年时代已过去五十年,距离现今也已有二十余年。乌镇作为一代水乡人的共同记忆,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乌镇》文中木心先生的“回望”、“心底的打量对比”或许能让我们窥见一二。
“楼下的小运河,石砌帮岸,每置桥埠,岸上人家的灯火映落在黝黑的河水里”这是回到故乡的第一夜,作者从窗帘缝里抓住的故乡。五十年,石桥依旧在,河水照旧流。这隅水乡景,现在都没变过。“骚士结社,清客成帮”早晨走在东栅回想昔日光景,木心先生吐露的是对乌镇风土人文的赞叹,“上溯则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斟酌《文选》。《后汉书》的下半部原本是在乌镇发现的。唐朝的银杏树至今布叶垂荫、葱茏可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乌镇的历代后彦,学而优则仕,仕而归则商,寻常百姓也不乏出口成章、白壁题诗者……”至此,木心先生与故乡似乎是“亲近”的。可为何,此次乌镇之旅后,木心在书中写下“永别了,我不会再来”。在寻访孙家花园时,他看见了什么。走过观音桥,昔日行人摩肩接踵,货物庶盛繁缛的东大街现在“是一片雪后的严静,毗连的房屋一式是上下两层,门是木门,窗是板窗,皆髹以黑漆”,20世纪末,乌镇的街景作为旅游景点重修,仿照明式居宅重修,已非昔日光景,木心先生对此“我来乌镇前所调理好的老成持重的心境,至此骤尔溃乱了”。走过街道,凭着记忆走进故居,他都还记得,“这些细棂花格的长窗应是褐色的、光致的、玻璃通明的”、“北面尽头,爬满薜荔和蔷薇的矮墙,互砌的八宝花格窗,月洞门开,是数十年来魂牵梦萦的后花园”,可叹他还记得,再看如今“长窗的上部蚀成了铁锈般的污红,下部被霉苔浸腐为烛绿”、“亭台楼阁假山池塘都杳然无遗迹,种种屋舍也只剩碎瓦乱砖”,童年何处去寻。这应是20世纪末乌镇民居的一般写照了。
《乌镇》中的最后一景是茶馆,茶馆亦是江南水乡之特色。在小桥的石栏上观望时“茶馆内堂很暗,对面又是一条较宽的河,反映着纯白的天光”,客观自然,像某个路过的背包客偶然觉察。再看里头的茶客,“都是中年以上的男人,脸色衣着鞋帽与木桌板凳墙柱,浑然一色”,木心先生眼中,“他们是上一个时代的孤哀子,日未出而作,日入而不能息。”至此,他只感到沉默的悲哀“从前上茶馆的人是实在有话要说,现今坐在茶馆里的人是实在无话可说。”
幸而,这不是木心与乌镇的尾章。1999年,乌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启动,总设计师陈向宏看到了木心在作品中说的“不会再来”乌镇。他几经周转联络到木心先生,希望用诚意和实际行动唤回他。2006年,79岁的木心回到乌镇,“今日之乌镇非昔日之乌镇矣,一代新人给予我创作艺术足够的空间,所以我回来了。”在孙家花园度过晚年时光。